法国人的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含量高,摄入量大,而且法国人吸烟嗜酒成性。1970年,法国人均葡萄酒的消费量为108升,相当于平均每天要喝300毫升,这还是按总人口计算的平均值,如果不把儿童计算在内,数字将更大。法国人的人均葡萄酒饮用量居世界,由此似乎可以认为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因素,法国人应该是一个有健康危险的群体。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进一步研究表明,比起那些正常饮食中不包括葡萄酒的人来说,进餐中饮用葡萄酒的法国人的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低。这就是所谓的“法兰西怪事”(The French Paradox)。
“法兰西怪事”引出的结论是:法国人与英国人和美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显著区别是,英国人爱喝一种叫威士忌的蒸馏烈性酒;美国人则爱喝啤酒,人均啤酒消费量居世界;法国人则钟情于可口好喝、并带有浪漫色彩的葡萄酒。显然,差别和起作用的都是葡萄酒。
美国政府于1995年6月将《葡萄酒的保健效果》研究课题列人200万美元的国家预算。各国政府历来都是指责过量饮酒的危害,而由政府出资将酒的正面效果作研究课题则是从未有过的。
在美国短短的二百年历史上,就有过长达13年的政府禁酒。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沃尔斯特德法”,明令禁酒,只允许少量的葡萄酒供“医疗和宗教使用”。直到1933年1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后,才废除了禁酒令。时间的流逝,不仅会改变人们的观念,也会改变政府的行为。在美国政府出资研究葡萄酒的保健效果后,英国政府也提出要提高推荐饮酒量的上限。世界上开始承认适量饮用葡萄酒的保健功能。
大量病理学研究资料表明,适量饮酒能降低死亡率和心脏病的危险。1992年5月,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第326卷第21期)上撰文,认为适量饮用葡萄酒是减少心脏病的九种科学方法之一。1995年 Griffith报告他的研究结果,认为每天摄取酒精10~30克,可降低死亡率20~80%,平均可降低5O%。日本于1995年发表了一项以5139名男性医生为对象,历时12年的跟综调查结果,发现每天摄取27克以下酒精的人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戒酒者或者从来不饮酒的人。美国的医生们干脆成立了“葡萄酒医疗之友俱乐部”。大家都知道,医生和会计师都是非常理性的社会,不是凭感情和冲动行事的,总没有听说过医生们成立过“香烟医疗之友俱乐部”,“牛羊肉医疗之友俱乐部”吧, 由此可见葡萄酒的保健效果得到了美国医生们的普遍认同。
事实上,医学研究已取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适量饮用葡萄酒具有良好的预防性疗效,特别是在减少冠状动脉疾病方面尤为显著。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目前已经破解了法兰西怪事之谜,即葡萄酒中含有可的剂—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这种化合物可以是疗法(如化疗)中能够保护癌细胞的蛋白质失去活性。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NF-卡巴粒B的蛋白质能够使细胞即使在化疗中也可以存活下来,如果将NF-卡巴粒B抑制,则癌细胞便可在化疗过程中被彻底杀死。而白藜芦醇正是通过使NF-卡巴粒B这种癌基因丧失活性而达到的效果的。发现白藜芦醇的作用机理,对人类将它开发成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几年前,研究人员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防止细胞癌变并阻止恶性扩散。白藜芦醇还可抑制细胞发炎。而细胞发炎与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有关。
2.2白藜芦醇
白黎芦醇,化学名称为芪三酚,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5,产生于葡萄叶表皮和浆果果皮中,是植株对真菌病害感染反应的结果。它以游离态(顺式-、反式-)和糖苷结合态(顺式-、反式-)两种形式存在,且均具有效能,是葡萄中的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白黎芦醇能够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因而具有潜在的防、、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1992年在商业葡萄酒中发现白藜芦醇。同一年科学界也确认了葡萄酒中存在着白藜芦醇( Sieman & Creacy,1992)。1995年,日本山犁大学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确认该成分多存在于葡萄果皮上,通过浸渍与发酵(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进入酒中。白藜芦醇带有的葡萄糖配糖体称作云杉新甙,是中药“虎杖根”的主要成份,云杉新甙在肠道内分离后成为白藜芦醇。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平均为 l mg/L,白葡萄酒中则约为0.2 mg/L。据报告,将红葡萄酒稀释1000倍,测试白藜芦醇的抗血小板凝集能力,结果表明 l.2 mg/L 的白藜芦醇可使血小板凝集的抑制率达到80%(Bertelli等,1995)。血小板在体内凝集后会造成病,如能抑制这种凝集,就可预防病。由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和水杨酸等都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能,因此,经常饮用葡萄酒能预防病。
白黎芦醇在葡萄酒中的含量根据葡萄酒的酒种、葡萄品种、产地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就其总量而言,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加强葡萄酒。
作为葡萄酒的一种功能性成分,白藜芦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的特性。具体来说,白藜芦醇对人体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抗菌作用
Jeandert 和Sbaghi.等的研究表明,葡萄受到葡萄霜霉菌侵染后,离坏死果实较近且没有受到侵染的部位,白藜芦醇的含量很高,能有效地抑制坏死区的扩展。
2.、抗诱变作用
1997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药学院的 John Pezzut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活性》的论文,引起医学科学界的轰动。论文证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与各过程相关的细胞活动,也就是说,在发生的起始、增进和扩展三个主要阶段,白藜芦醇都有活性,并对发生的三个阶段全部抑制。
上述的研究论文还指出,在桑葚、花生、葡萄等72种植物中,发现有白黎芦醇,其中尤以葡萄中含量高,特别是葡萄果皮和红葡萄酒中含量多。据此,美国研究的专家已经向人们提出新建议:多吃葡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此外,白藜芦醇还具有防治冠心病、症、、扫除自由基、抗、症和抗过敏等作用。
人们在对多种植物不同部位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析后发现,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人们也常用葡萄来酿酒,并且发现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远远高于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1.葡萄果实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由于白黎芦醇的合成需要的酶,而这种酶在葡萄果粒中的分存布并不一致,R. Pezet于1996年研究测定,在葡萄果实中白黎芦醇主要分布在果皮中,其次为种子。
2.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
葡萄酒中的白黎芦醇主要来源于葡萄果实,通过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后,果皮和种子中的白藜芦醇进入葡萄酒中。
比较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就白藜芦醇的量而言,黑彼诺>梅鹿特>赤霞珠,同时也能看出,黑彼诺中糖苷化白黎芦醇与游离态白黎芦醇之比。葡萄果实中白黎芦醇的含量与葡萄品种对采收时的恶劣条件的敏感性呈正相关。黑彼诺果皮较薄,对真菌病害敏感,因而诱导了白黎芦醇的合成。
虽然白黎芦醇在葡萄酒中的含量根据葡萄酒的酒种、葡萄品种、产地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就其总量而言,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加强葡萄酒。
3.地区间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葡萄酒中,游离态白黎芦醇的含量差异很大,地中海地区(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新大陆(加州和南美)的葡萄酒中含量较低,而法国布根地和波尔多葡萄酒中的含量则较高。除意大利、米地、南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葡萄酒而外,在其它地区的葡萄酒中均是游离态白黎芦醇的含量高于结合态白黎芦醇的含量。?
在中国,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产地、葡萄酒种类及酿酒工艺,我们所酿造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在16.7~46.3mg/L之间。
当然,除白藜芦醇以外,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也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