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菥蓂提取物
汉语拼音:XIMING
英文名:Booor's Mustard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ba Thlaspis
别名: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大荠(《尔雅》)、蔑菥、大蕺、马辛(《本经》)、析目、荣目、马驹(《吴普本草》)、老荠(《尔雅》郭璞注)、花叶荠、水荠(《植物名实图考》)、老鼓草(《中国药植志》)、瓜子草(《中药志》)、洋辣罐(《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性微温,味辛。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冥Thlaspi arvense L.的地上部分。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沟边、林边。
资源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湖北、安徽。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黑芥子甙(Sinigrin),经酶作用盾产生芥子油(C3H5N=C=S)。全草及种子含芥子甙(sinigrin),种子尚含挥发油(芥子油)、蛋白质、蔗糖、卵磷脂和和芥子酶(myrosin),以及脂肪油约34%以上,脂肪油中含有二十烯酸(eicosanoic-[11]-acid-[1])等。
地区习惯用药
菥冥在江苏南京、镇江、南通及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的干燥带果的地上部分作苏败酱,别名南败酱或瓜子草、罗汉草等。该植物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旷野、路旁、田畔沟边或小麦田中。全草茎呈圆柱形,长20~30cm,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具纵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心有髓。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窄卵形,长2.5~5cm,先端钝圆,基部抱茎并成箭形,全缘或具疏齿。顶生总状花序或果序,花小,白色,萼片边缘具白毛,花瓣4,长约0.3cm。短角果扁平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1.6cm,宽0.8~1.3cm,边缘具翅,宽约0.3cm,两面中间各有1条棱线,先端凹入,基部果梗较细,长约1cm;果实内由纵隔分为2室,每室种子5~7;种子扁卵圆形,直径0.2cm,表面棕黑色,两面均有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淡。全草含黑芥子甙(sinigrin),经酶作用后产生芥子油(C3H5N-C-S)。
药材鉴别
菥冥
性状鉴别:全草长15~55cm。根细长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茎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有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多碎落。总状果序生于茎枝顶端及叶腋;果实卵圆形而扁平,长8~15mm,宽5~13mm;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中央略隆起,边缘有翅,宽1.5~3mm,两面中央各有1纵棱线,先端凹陷,基部有细果梗,长约1cm;果实内分2室,中间有纵隔膜,每室有种子5~7粒,果实开裂后,留下1纺锤形的白色膜状中隔。种子扁圆形,宽约2mm;表面棕黑色,两面各有5~6条突起的偏心性环纹。气微,味淡。以色黄绿、果实完整者为佳。